當愛已成信仰 Run with you



「當愛已成信仰。」

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這個廣告,我就立刻喜歡上它。這是外商德國福斯委託台灣廣告公司製作的VW Golf形象廣告。它不像一般車商,只總是強調車子的極限性能,或者,擁有了這台車就能讓一家子幸福巴啦巴啦諸如此類的鬼話連篇,這則廣告完完全全是走一個有別於傳統印象的意識型態路線,在台灣,已經好久沒有看到意識形態的廣告了,所以我愛死它!

深深認為這個廣告,單身的朋友來看會特別有感觸。我想是來自於片中的角色形象建立,他們都帶有那麼一點孤單的氛圍,行走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過著簡樸而純粹的生活,雖然看似渺小,但總是永恆地堅持著心底那某一個小小的理想/夢想。或許,他們堅持的事情,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是有那麼一點怪誕(譬如說幽浮同好會),但我看這個廣告的同時,我覺得我可以,甚至我已經與他們活在同一個陣線上。我愛我所愛,我也信我所愛,信仰在這裡,已經變成是一種愛慕、一種追隨、甚至一種臣服。

/角色/


崇尚生機飲食/素食、瑜珈的都會女性
樂於接觸群眾、散播歡樂的年輕女性


反戰、愛好和平的戰地記者(喜愛攝影的年輕男性)
拯救自然、保護動物的環保鬥士


追求內心平靜、東方哲學的白領男性
堅持自我信仰的超自然愛好者

三位都是帶點偏執、但勇於實踐的年輕男女


/地點/

其實這部包裝地很外國的廣告,拍攝景點皆來自台灣本土,例如最後一景,那荒沙渺渺宛如世界邊境的異世界,其實是彰化縣的肉粽角沙灘。肉粽角位於彰濱工業區內,在線西鄉與伸港鄉交界處,那裡有一整排壯觀的風力發電大風車以及電線杆和慘白的工業區景觀,地廣人稀、渺無生物的沙漠化景象,彷彿身在世界的邊陲,即將渡入一個超自然的異度空間。

(photographer: 雨林)

(photographer: Jing)

/配樂/

Run With You
Composer: Frédéric Robert Vitani, Singer: Virginie Tran

Cold, as you walk everyday, it's the price you will pay but I'm here with you
Cold, as I walk by your side, but they won't take your pride, but I'm here with you
But someone will take your life, your freedom of speech is a lie
Death in a street will be the brand new heat, if I run with you

Cold, but I'm sure you will dry all the tears that you've cried, but I'm here with you
Cold, our dream has gone away, no more God, no more pray, but I'm here with you
But someone will take your life, your freedom of speech is a lie
Death in a street will be the brand new heat, if I run with you

Cold, got to give it away, these guys don't wanna play, but I'm here with you
Cold, for the land of the free, let it go, let it bleed, but I'm here with you
But someone has taken our lives, our freedom of speech was a lie
Death in a street is a brand new heat, cause I ran with you

寫在Bruno Maurice手風琴演奏會之後


日前在國家音樂廳聆聽了一場別具風格的手風琴演奏會,係由法國手風琴樂手Bruno Maurice,台灣NSO首席弦樂團,以及舞者彭彥鳴、紀杏錡共同合作,節目名稱取作「探戈巴黎 → 台北」(Tango! From Paris to Taipei),是一場跨界(音樂/舞蹈)與跨國(法國/台灣)的空前演出。

我對於手風琴(Accordion)的印象,最早應是來自於金門王與李炳輝,那把大紅色的手風琴,推拉之間充滿濃濃的那卡西韻味,是一種只屬於街頭藝人的歡喜與悲愴。抑或,浪漫一點,在法國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配樂家Yann Tiersen大量運用手風琴來編寫一幕幕樂章,輕鬆、愉快、浪漫、甚至帶點童趣的節奏,讓手風琴變成了最具法式風情的樂器代表。

大部分所見的手風琴多為鍵盤式,其實手風琴也有按鈕式的,這與我們一般所認知的琴鍵概念有有出入,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小圓按鈕(如下圖)。像Bruno Maurice所使用的手風琴,便是古典式的巴揚手風琴(Bayan),這種手風琴源自俄國,聲音與一般具甜美音色的手風琴不同,它的音色較為冷冽厚重,音量具有魄力,適合演譯巴哈的管風琴曲,或是較具前衛性的音樂作品。

(Photographer: Jean-Pierre Dalbéra)

我對於手風琴這類的樂器有特別的偏愛,除了其特殊的和弦音色之外,它的演奏方式對我來說有股莫名的吸引力,讓我想要介紹一項很有趣的樂器,相較於手拿式風琴,它可謂桌上型的手風琴(絕對不是國小教室裡那種用「腳」踩的風琴),它叫做「簧風琴」(Harmonium)。係因某日看過Chris Garneau演奏此樂器之後,我就不禁愛上這個小巧迷人的謎樣樂器,對它產生了某種程度的愛戀,或許以後我賺大錢了會瘋狂買好幾組來收藏。

Chris Garneau - "Not Nice" with Harmonium




抱歉一下子扯太遠了,現在來分享當天觀賞演出的心得。由於很晚才知道這場表演的資訊,再加行程安排上有點遲疑,以至於買票時只剩最後一排的位置可以選,所以我幾乎可以說是貼在音樂廳的牆壁上,不過能夠有機會欣賞好的演出,就算是坐在最角落也是值得的。

表演舞台設計素雅,後頭擺放了幾個沙發座、簡易式吧台,搭配幽幽燈光,給人一種彷彿座在酒館內聆聽探戈舞曲的視覺印象,而舞台中央是NSO的區域,大型樂器坐著、其餘小提琴手皆是站立演奏,主角Bruno Maurice則站在最中間。



首先,由兩位台灣舞者扮演情侶入場,坐在舞台上的沙發席,接著NSO演奏者陸續進場,最後是Bruno,觀眾旋即響起轟雷掌聲。開場曲是阿根廷手風琴大師Astor Piazzolla的經典名曲「Adios Nonino」,是一首很棒的開胃菜,能呈現出手風琴的雙面音色,先是清亮分明的輕快,接著進入的柔軟長韻的抒情低韻。

而後依序是Invierno Porteño, Cuatro Estaciones Porteñas(Astor Piazzolla)、Suite Lumière (Bruno Maurice),以及Tres Tangos Sinfónicos(Astor Piazzolla)。在NSO樂團中,我非常欣賞鋼琴的部分,吸引人的程度不輸主角Bruno Maurice,雖然她能表現的段落並不多,但是每每一出聲,便可知其功力之深、游刃有餘。另外,兩位台灣舞者的表現也十分傑出,當然他們並非每首樂曲都得出來伴舞(是為了換衣服或視曲目而定不得而知),舞者與樂手,彼此之間既是主角也是陪襯,我一下看女舞者旋轉的衣襬,一下又看Bruno在鍵盤上快速游移的右手,是主是客隨觀眾自己高興去作焦點變換,是一種很新鮮的觀賞方式。

此時,坐在我右手邊的女士不停地點頭搖擺,原本以為她是聽得入迷所以身體隨著音樂韻律擺動,沒想到仔細一看,她是真的睡著了!畢竟今天的手風琴曲目與印象中輕快曲調的風格不同,再加昏暗的燈光以及全弦樂的陪襯,的確是或多或少有催眠的效果。

中場休息後,下半場演出只剩Bruno Maurice一個人在台上,因為緊接著三首手風琴演出皆為獨奏:「Saumur Pétillant」、「Nuage」、「Sur les Quais du vieux Paris」。這三首樂曲都是他自己的創作,風格顯然與上半場很不同,著重在手風琴音色本質的呈現,在樂曲中出現許多諸如顫音、長音、極低、極高等音色,著實展現一位純熟手風琴樂手的演奏功力,樂曲形式也比較偏向前衛性、當代性的風格,跳脫傳統的旋律窠臼,刻意安排許多不協調、或者節奏極轉的段落。

接下來是David Chesky的「American Bluegrass」,因為是純粹NSO樂團的演出,故在此不多加贅述。最後,終於讓我等到這首「Concerto Cri de L'Âme」是Bruno Maurice的經典作品,也是唯一能在YouTube上找到的作品:

Concerto Cri de L'Âme (Bruno Maurice)


台灣官方將這首曲名譯為「銼刀的聲響」,我不懂為何âme在這裡被翻譯成銼刀,法語的銼刀是lime,而âme應該是靈魂的意思,不曉得是誤翻還是另有所指?我傾向直譯為「靈魂的吶喊」,這名稱更加令人起雞皮疙瘩啊!「Cri de L'Âme」一曲,運用巴揚手風琴的特色,表現許多如吶喊般的長音,彷彿人生的悲鳴與感嘆。引自Bruno Maurice的自述,這首歌是「來自我靈魂深處的叫喊,獻給我已逝的父親。」(The scream of my soul, dedicated to my lost father.):

第一樂章,充斥著叛逆的氛圍,狂野又紊亂的音樂向上盤旋消失,讓聽眾深深嘆息、一片靜謐……進入了恆星的時區。就像在痛楚中發出的安靜尖叫聲,主題變得越來越強烈、取得全面的勝利。 第二樂章,「輕撫」是對愛與柔情的讚美歌。沐浴、休息、與世無爭、和平與寧靜。第三樂章,手風琴的E調導奏是自由爵士的節奏,隨著旋律擺動,演奏出E調探戈。主題在中間終止處稍稍稀釋成開頭的主題,之後會以激烈的舞蹈形式再現,瘋狂旋轉不已。

印象最深的,便是中間幾近無聲的第二樂章。由於在觀賞表演之前,我已經先行在YouTube上聆聽過此曲,所以我一直很擔心會有觀眾在這個段落就拍手打斷演出。在此段落,Bruno Maurice表現的方式令我激賞,我覺得他與胸前的那台Bayan手風琴已經融合為一體,達到琴我不分的境界。只聽得到空氣進出的聲音,並沒有震動到簧片,如同人體肺部般的吐納,漸漸地我的焦點從聽覺轉變為視覺,看著他的動作,兩隻手展開-聚合,又展開-又聚合,不斷將手風琴推拉,產生出摩擦的聲音,彷彿人的呼吸。想當然而,全場觀眾屏息觀看他推拉的過程,當然不會有人傻到鼓掌打斷演出,慢慢地,又逐漸喚回主旋律,最後在最樂曲最高潮瞬間齊聲結束整首曲子,令人驚艷啊!

安可曲依舊是演奏手風琴大師Astor Piazzolla的作品--「Oblivion」(遺忘),這首探戈曲緩慢而抒情,兩位台灣舞者也一同出場伴舞,細若游絲般地來回律動,彷彿記憶深處裡的勾扯,脆弱而又堅韌,搭配上NSO,是一首很精彩的演繹!坐我左手邊的兩位女大學生,甚至還用「終於聽到一首最讚的」來評論之(但平心而論,我個人是比較喜歡「Cri de L'Âme」),不過這皆大歡喜的局面,也算是為整場演出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了。


Related links:
.Bruno Maurice official site http://appassionata.free.fr/
Bruno Maurice談巴揚 (該部落格分享很多古典手風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