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o the Wild 阿拉斯加之死




本片由資深演員Seam Penn轉戰導演一職改拍自Jon Krakauer的作品《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這本書中所敘寫的是一則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一位剛完成大學學業的年輕人,拋棄世俗的一切,只為朝向他嚮往已久的目標邁進──阿拉斯加,雖然一路上有不少偶遇的夥伴相助,但他內心很清楚,最後能走到那險峻的阿拉斯加,只能靠他自己一個。這段獨自一人勇敢邁向阿拉斯加的旅程,同時也將是他找尋找人生答案的悲歌。




主角名叫Christopher McCandless(由同年齡的新生代演員Emile Hirsch所飾演),他是一位做事很有計畫的人,他的一切都完美地令人無法挑剔,他對於人生的態度,有著異於常人的自制力與控制力,在他的眼中,任何事只要是他想做的,沒有一件是辦不到的,當然更沒有人可以干涉他所作的決定。

雖然中文片名《阿拉斯加之死》已經預告了死亡的訊息,但是仍不減整部戲的精采程度,畢竟重點他怎麼死去,而是在他死去之前,他看到了些什麼、他體會了些什麼。誰也沒料到這一切竟然必須真的用一條年輕可為的生命付出代價,而非只是無比的勇氣就足夠的,或許這也是Christopher自己所始料未及。

當他熬過了阿拉斯加嚴酷無比的寒冬,春天來臨時,他想再度返回他遺忘許久的世俗生活,用一種他在美麗的大自然所習得的態度繼續生活下去,但溪水因為融雪所帶來的豐沛水量變成讓他無法跨越劃分世界的極大鴻溝,大自然是如此美麗、莊嚴而又殘酷,他以為只要有決心就可以戰勝一切,但大自然並不這麼認為,他生命最後竟然栽在一株掬手可折的植物上。




自己的名字也連同世俗一起被拋棄,為了追求嶄新的人生,新的名字才能代表這當下的自我,但在他經過重重考驗、體會與挫折之後,最後選擇重拾自己的名字──Christopher McCandless。或許越是真才越能了解一切真相,換個名字只是在逃避而非面對,而他也知道,自己的轉變並不會因為和先前的自己享用同一個名字而有所差別,重要的是,使用這個名字背後的自己有沒有成功蛻變。

“Happiness is only true when shared.” 他在臨死之前寫下的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當他發現大自然令人驚艷的美麗與壯闊,以及回想起過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點滴,此時此刻所感受到的幸福快樂,卻無法與愛他的人與他愛的人一同分享,而這一切到頭來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他感覺到他是自私的,於是他不顧自身的孱弱努力寫下這句話,為這一切留下一些印記。




這張是Christopher McCandless本人的照片,背後的那台廢棄廂型車,正是故事裡的陪他遮風避雨、避寒取暖的小屋。電影片尾Emile Hirsch也同他擺出一樣的姿勢、一樣充滿自信的笑容與堅毅的眼神,而後轉變為故事主角本人的照片,更讓我們確信故事的確發生過,也真的有一個名叫Christopher McCandless犧牲了生命寫下的不凡一頁,他讓自己的故事可以被別人知道,他讓他的感動可以與別人分享,也就是“Happiness is only true when shared.”。或許有人覺得他血氣方剛、覺得他太蠢,甚至覺得他罪有應得,但是誰都不能抹滅一段用年輕生命燃燒而成的動人故事。


Into the Wild -Trailer:



延伸連結:
.Into the Wild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intothewild.com/
.IMDb > Into the Wild (2007) http://www.imdb.com/title/tt0758758/

0 Comment 給我回應: